社会团体撤销登记处罚后产生的失信不良影响
发布日期:2022-12-07信息来源: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类型:行政处罚
案例报送时间: 2022 年 12 月 1 日
供稿:(实名,单位+姓名)
审稿:(实名,逐级)
检索主题词: 以案释法
案例报送单位: 株洲市民政局
地址: 黄河南路169号
邮编: 412000
电话:
二、案例正文采集
【案情简介】
2021年12月中旬局办公会对处理一批次37家未按规定参加年检社会组织的安排要求,民政执法大队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情况核实和相关的取证工作,2022年3月28日召开民政局重大行政处罚案审会集体表决同意处罚意见,通过规范的办案流程,2022年6月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下达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年7月上旬完成所有卷宗整理。
【调查与处理】
经查阅湖南省社会组织系统确定,当事人:株洲市亿家电脑学校,信用代码:52430200736788873Q,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彭钟。该机构存在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以上未以任何形式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年检,上述行为违反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之规定,株洲市民政局决定对该机构作出撤销登记行政处罚,并列入株洲市社会组织严重失信名单,被信用株洲平台收录。
【法律分析】
该机构违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之规定,被株洲市民政局撤销登记并列入株洲市社会组织严重失信名单。
该机构被撤销登记但是法人主体依然存在,也依然会在严重失信名单。湖南省2022年9月1日起施行的《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第九条,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提高诚信意识,守信自律,维护自身良好信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知识产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社会诚信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规定社会团体也可以是信用主体。
第二十五条 信用主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将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一)严重损害自然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二)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
(三)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的;
(四)拒不履行国防义务,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的;
(五)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
该机构违反二十五条第三款。
该机构将要会受到《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第二十三条和第三十条的影响。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的信用主体,经审查后,由国家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就相关联的事项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在实施行政许可等工作中,列为重点审查对象;
(二)在财政性资金和项目支持中,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限制;
(三)在行政管理中,限制享受行政便利措施;
(四)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加强现场检查;
(五)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监管措施。
第三十条 鼓励市场主体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根据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对守信主体采取给予优惠便利、增加交易机会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措施;对失信主体采取取消优惠、提高保证金等增加市场交易成本的措施。
鼓励金融机构对守信主体在融资授信、利率费率、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或便利,对失信主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
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信用建设,依据行业自律公约、行业协会商会章程对守信主体采取重点推荐、提升会员级别等措施;对失信主体采取业内警告、通报批评、降低会员级别、取消会员资格等措施。
该机构作为失信主体,并是伴随终身。根据《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在查询期限内,信用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利影响的,可以向社会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提出书面修复申请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社会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受理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符合信用修复规定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再对外提供失信信息查询。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规定不予修复的除外。该机构只有通过民政局完成机构注销手续,是可以从株洲市社会组织严重失信名单被移除的。
【典型意义】
该案例通过法律分析部分深入浅出的揭示信用主体的概念,打破了大家对失信主体的固有认知,以往大家所熟知的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老赖”,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不良企业,可以成为失信主体外。通过案例可知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的社会团体也可以成为失信主体。
守信通行天下,失信寸步难行。通过对《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二十三条和第三十条的介绍让社会组织法人了解到成为失信主体将受到的不良影响。
从到登记机关取得社会法人登记证书开始,到社会团体完成注销登记为止,社会组织法人要对社会团体的全生命周期信用负责,就算社会团体被登记机关撤销登记处罚,失信主体不会随之消失。只有通过到登记机关完成社会团体注销手续,才能从重失信名单被移除。
责任编辑:市民政局